当高校学子面临毕业季,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舞台?金华职业技术大学(下称“金职大”)以产教融合育匠心、精准服务助就业,交出了一份职业教育赋能学子成长的实践答卷。
产教融合育匠心 “一专多能”培育复合型人才
走进金职大校园,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内,学生们正全神贯注地调试智能电控系统;金职航空等“校中厂”里,学员们依托数字化平台,深入钻研航空器设备的组装与运维;而在校内“仿真医院”中,师生们结合真实病例,熟练操作各类医疗设备……
面对产业变革浪潮,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“一专多能”理念,以“主赛道夯实基础、辅助赛道拓展可能”为路径,依托“产教融合共同体”,为学生搭建“专业学习+跨界成长”的成长矩阵。以2025届毕业生王伟民为例,他在主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同时,依托学校航空维修中心资源,参与民航维修技术执照培训,在“双技能”加持下,他成功入职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——北京科荣达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这样的成长路径并非个例。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,一方面升级课程体系、引入前沿技术设备,让学生在校就能对接产业最新发展;另一方面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,双管齐下为学生就业筑牢基础。
精准服务助就业 “一人三师”护航高质量就业
学校自主研发的“金色年华”智慧平台,成为就业工作精准帮扶的“智慧大脑”。该平台通过全时段记录学生学习生活数据,形成动态成长档案,借助大数据分析开展定制化训练营,并引入AI简历诊断、面试胶囊等智能工具,实现“一人一策”的精准滴灌,有效补齐学生技能短板。
在毕业生求职关键阶段,学校建立校-院-班三级联动响应机制,并联动教务、学工、心理、安保多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编制毕业生工作台账,形成“三清单”(现状清单、需求清单、责任清单)管理模式,通过日更新、速响应机制,确保帮扶无遗漏,全力保障毕业生就业。
以部分专升本失利、又错过最佳校招窗口期的学生为例,“金色年华”智慧平台与毕业生工作台账联动,精准捕捉到他们的求职难题,并安排“三导师”协同帮扶:生涯导师分析岗位匹配方向、精修求职简历;专业导师梳理行业发展趋势、明晰职业定位;企业导师开展针对性模拟面试、提升应试能力。“老师们不只是帮我找到一份工作,更帮我看清了自身优势,找准了职业方向。”该校学前教育专业2025届毕业生林舒祺感慨道。
就业质量显成效 “金职工匠”激活区域发展动能
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000余人,一大批“金职工匠”已在各领域崭露头角,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,更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众多杰出校友。
从校园里的“学徒”到岗位上的“匠人”,金职大以产教融合筑牢根基、以精准服务点亮就业路,切实推动学生“就业有质量、成长有力量”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,为更多青年搭建“材有所用”的舞台,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大国小匠。